龙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龙鱼是大型观赏鱼,所以在养龙鱼之前要准备一个足够大的鱼缸,养好水,鱼缸长最少在1.5米,宽和高最少0.6米,以防鱼缸太小阻碍了龙鱼的生长。缸一定要加盖,因为龙鱼属于上层鱼,加盖可以避免龙鱼跳出缸摔伤或窒息而死。这一点也是红龙鱼怎么养好最基本的一点。
二、水质的要求以及换水
要保持水质的稳定,不要频繁换水,每周换水三分之一就好,要换困好的水,换水时要避免吓到龙鱼,换水期间最好不要喂食。水温和PH要稳定在一个值,变化不可上下浮动太大。
三、照鱼
用红色的灯光来照红龙鱼,有利于红龙鱼的发色,每天4—8个小时即可。
四、喂食
红龙鱼怎么养才好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喂食了,喂食的饵料可以选择小鱼,小虾,泥鳅,青蛙,蜈蚣等,要保证喂食的营养均衡。像大麦虫之类的建议不要常喂,因为它的脂肪含量过高,偶尔喂一次就行。还有一些动物内脏也不要喂,细菌太多,不卫生。红龙鱼可以吸收小虾中的红色素,有利于发色,建议多投喂小虾。还要注意的就是,在喂食的时候为了避免红龙鱼动作过大,撞到鱼缸,要尽量在鱼缸中间点的位置来投喂食物。多喂一些活食,让红龙鱼多游动,对它的体形发展有帮助。喂食一定要注意规律化,***用少食多餐的方法为佳。
金龙鱼养殖技巧?
1.
新鱼到家先养水,给鱼缸中的水先开三天过滤器,再开三天加热棒。
2.
水体的PH值保持在6.5-7.5,亚硝酸盐和氯含量最好为0,并定期换水。
3.
根据金龙鱼的大小进行喂食。
4.
每天开灯8小时左右。
黄金龙鱼的养殖方法?
至今还保持着远古时代的体形与习性, 素有“鱼类活化石”之称的“龙鱼”极有饲养与观赏价值。 该鱼全身闪烁着光芒,鳞片特大,有个大口, 口唇角有两条触须,活象神话中的“龙”,故以此得名。 这种鱼又叫“龙吐珠鱼”(香港澳门)、“银带鱼”(台湾)和“银船鱼”、“银大刀鱼”(日本)。笔者1985年引进龙鱼。 集十余年养殖实践并参阅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 现将龙鱼人工饲养法介绍如下:
一、龙鱼及其饲养观赏价值
龙鱼,属于骨咽鱼科,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鱼, 早在运古石炭纪时的就已经存在。该鱼的发现始于1829 年,在南美亚马逊流域,当时是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国鱼类学家卑鲁告蓝博士在越南西贡又发现红色龙鱼。1966年, 法国鱼类学家布蓝和多巴顿也在金边又发现了龙鱼的另外一个品种。 之后又有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相继在越南、 马来西亚半岛、尼、苏门答腊、班加岛、 比婆罗州和泰国发现了另外一些龙鱼品种,于是分类学就把龙鱼分成金龙鱼、 橙红龙鱼、黄金龙鱼、白金龙鱼、青龙鱼和银龙鱼等。
真正作为观赏鱼引入水族箱是始于50 年代后期的美国,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
国内外现代生物学家和热带鱼专家一致认为:龙鱼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体现在:(1)龙鱼全身闪烁着青银色光芒,鳞片特大,当受到光线的照射时, 反射出粉红色的光辉,各鳍呈粉红或橙红的色彩, 这都是其它热带鱼所无可比拟的。龙鱼常喜游迥水面或静止姿势,形如船身, 故有银船之称。 以前人们认为七彩神仙鱼(Discus)是“热带鱼之王”,且价值最高, 自从发现了“龙鱼”之后,这个王位自然就让给了龙鱼。(2)龙鱼的繁殖神秘莫测,至今未能够普遍地进行人工繁殖。(3)这类远古留下来的鱼,保持其原始的体型, 以活化石驰名于世,有考古和学术价值。(4)龙鱼虽然在地球四大州都能自然生长繁殖,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品种, 如红龙鱼、橙红龙鱼、金龙鱼、白金龙鱼和黑龙鱼已濒于绝种。 目前一尾成年金龙鱼或黑龙鱼售价高达数十万美元。 1980年成立的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已立例保护, 不许滥捕和禁止从原产地输出。 龙鱼具有如此重大的研究和观赏价值,它正期待着人们进一步去研究和开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