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如何养殖?
饲养方式:
4-5龄蚕为大蚕期,生长适宜温度为25度,蚕儿对高温多湿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用室内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2.
领回蚕种后,将蚕种保护在适宜的环境中,使胚子正常发育,具体做法是:
在消毒好的蚕室内,将蚕种平铺于蚕匾中,卵面向上,第1-4天要求室温24℃,干湿差2-2.5℃,第5-10天要求室温27℃,干湿差1.5-2℃。 当胚子发育到后期,发现有少量蚕卵呈青色小点时,立即把蚕种用黑布遮暗,约经过40小时即第三天黎明前4-5时,除去遮暗黑布,把蚕种用白纸包好,卵面向上,开灯感光,让蚁蚕咬破卵壳孵化出来。
3.
大蚕饲养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1)改善环境抓好通风防闷。
(2)搭棚遮荫,防止热空气进入蚕室。
东北蚕的养殖方法?
一、认真消毒,防止蚕病
养蚕前蚕室周围要打扫干净,清除垃圾、杂草。蚕室用清水洗刷,蚕具放到河塘中清洗后,再放日光下曝晒。蚕室要刮去一层土,填上新士。蚕窒四周用石灰浆刷白,蚕具用石灰液浸渍消毒。上簇***茧后还要进行围山消毒,防止病源扩散传播,杜绝病菌蔓延。另外,养蚕过程中要严格淘汰病蚕和发育不良的蚕。
二、加强桑树管理
桑园要及时松土除草,天旱的时候要灌水,保证桑树生长。要合理***叶,一张东北蚕种需要800-1000斤桑叶,不要***叶过多或“剥光头”。桑叶***、运、贮工作要做好,防止桑叶变质。一般以早晨***叶为主,傍晚***叶为辅,少装快运,贮藏在比较阴凉和湿润的地方,保证桑叶新鲜。
三、养好小蚕,打好基础
在运蚕种时要做好三防:就是防闷热,防日晒雨淋、防有毒气体。运回的蚕种要放在温度保持25℃,相对湿度80%的房间里,遇到高温要洒井水降温。收蚕要在上午八点收完,当日出,当日收,分批饲养。搞好眠期处理。掌握眠前吃饱,眠中管好,起蚕喂好。推广小蚕共育,小蚕室要离大蚕室远一些,做到专人专具专室饲养。
四、养好大蚕,保证蚕茧丰收
大蚕食量较大,要让蚕吃饱吃好。东北蚕在气温22℃以上,相对湿度90%时容易发生蚕病。因此,要注意降温防热,通风换气。蚕座放的稀一些,中午高温时可以洒井水,闷热的天气,夜间要把蚕搬到室外“乘凉”。蚕体里的水份主要靠从桑叶中吸取,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添水叶喂蚕,效果较好。
五、注意防治蚕病
东北蚕常见病有胃肠型脓病,空头性软化病。可以用“防病一号”或新鲜石灰粉进行蚕座消毒。防治僵病,可以用防僵粉。防治蝇蛆病,可以用“灭蚕蝇”药撒桑叶喂蚕或喷在蚕体上。防治细菌***,可以用氯霉素500倍液喷在桑叶上喂蚕。从四龄开始,每龄添食一、二次。
桑蚕养殖成长过程?
蚕的生长分为五个过程: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
在正常的饲育情况下,幼虫期从孵化吃桑叶到吐丝作茧,需要20到28天;吐丝结茧约需3天;再经1至2天化蛹;蛹期经过10到15天就化成蛾,总共历程40天左右,蛾才是成虫。
桑蚕养殖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手艺,需要耐心和细心,但却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从卵孵化到成蚕吐丝,再到蛹化成蛾,这个过程需要大约40天,其中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和饲料的控制。每个阶段都需要细心呵护,但更重要的是充满爱心和耐心,让这些小家伙健康成长,创造更多价值。
蚕的养殖技术?
1、养殖环境
蚕可以使用木箱进行养殖,首先准备密闭性较好的木箱,并对其消毒处理,然后放在阳光下暴晒3天,等待箱中温度冷却后,将蚕卵放入其中,盖上箱盖后放在光照微弱的温暖环境中即可。
2、饲喂管理
养殖前期要为蚕提供鲜嫩的桑叶,便于幼蚕啃食消化,喂食时间控制在早上7点到晚上10点之间,每天可以喂食4-5次,并且要随着蚕的生长,逐渐提供纤维含量多的桑叶,便于蚕吐丝作茧。
3、注意事项
蚕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从桑叶中获取水分,因此喂食时不用提供水分,桑叶上的水分也要擦拭干净,以免蚕出现拉稀现象,而且箱中的粪便积累过多时,要及时将其清理,并清除吃剩的桑叶茎干,保持环境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