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淡水虾?
1、建立池塘
养殖淡水虾时,需要在淡水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地方建立池塘,且池塘的面积要在3亩至5亩之间,水深要在1.5-2.米之间,然后往池塘中施加腐熟的家畜粪便,或者尿素,促进浮游生物和浮游植物繁殖生长,为淡水虾提供食物。
2、投放虾苗
养殖淡水虾时,需要在水温稳定在18-20度时,将虾苗放入到水中,且每亩池塘中能放3万至4万只虾苗,而且要在池塘中混养白鲢鱼,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并且淡水虾可吃食白鲢鱼的粪便。
3、饲喂管理
淡水虾在投放的1个月内,不需要给其投喂饲料,可以让淡水虾捕食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为生,等待一个月后,即可给淡水虾投喂小鱼、螺蚌肉、贝肉等饲料,并且要每天投饵2-3次,保证淡水虾食物充足。
1.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养殖场地应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
2.搭建养殖池。养殖池的面积和深度根据养殖规模而定。池底应平整,并铺设一层沙子或泥土。
3.放养虾苗。虾苗的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池的面积和水质而定。一般情况下,每亩水体放养1000-1500尾虾苗。
4.投喂饲料。虾苗的饲料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也可投喂一些天然饵料,如水蚤、蚯蚓等。
5.水质管理。保持水质良好是养殖淡水虾的关键。要定期换水,并保持水体中的溶氧量充足。
6.病害防治。淡水虾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病、烂鳃病等。要定期对虾苗进行体检,并及时***取防治措施。
7.收获。淡水虾的养殖周期一般为4-6个月。当虾苗长到商品规格时,即可进行收获。
养殖淡水虾?
1. 选择适宜的虾种:淡水虾种类较多,选择适宜的虾种非常重要。通常选择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的品种。
2. 合理布局养殖空间:虾需要一定的空间进行生长发育和活动,因此合理布局养殖空间非常重要。养殖空间应该有足够的阳光和通风,同时要有良好的水质和环境卫生。
3. 调节水质:水质对虾的生长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需要定期更换清水,保持水质清洁,同时控制水中的氨氮、硝酸盐和硬度等指标。
4. 提供适宜的饲料:虾需要适宜的饲料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通常***用鲜活饲料、鱼粉、虫粉、配合饲料等。同时需要控制饲料的量和质,避免过度喂食和浪费。
5. 加强病害管理:虾容易感染各种病害,需要加强病害管理。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证虾的健康生长。
6. 合理调控温度和光照:温度和光照对虾的生长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合理调控温度和光照,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以上是淡水虾养殖的基本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管理和操作。
室内淡水虾养殖技术?
室内养殖淡水虾也需要有虾池,池子要经过消毒后才能使用,里面要配上增氧设备。选择体质健壮的虾苗,一般在晴天傍晚的时候投放到池子中,水温保持在20℃以上。然后定期进行投喂,每天投喂5-6次。
平时还要注意检查水质,溶氧量要高于每升4毫克,亚硝酸态氨不超过每升0.1毫克。
养淡水虾养殖新方式?
养淡水虾方法如下:
1、淡水虾幼体阶段的生长和生存需要半咸水,但是孵化场并非一定要靠海;
2、选择地点时需要对供水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在每天、每个季节或整个周期的变化幅度;
3、用于孵化场的淡水和海水的酸碱度和温度均要尽可能地接近最佳范围。决不能含有硫化氰和氯,必须避免高含量的亚硝酸盐和硝态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