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殖泥鳅?
包括场地选择、池塘建设、放养鱼苗、配置饵料和养护管理等方面。
选择水***丰富、有黏性腐殖土的池塘养殖泥鳅,池塘面积以150-250平方米较好,水深应保持40-50厘米。池底要铺20厘米左右厚的肥泥,池壁和底部要夯实捶紧,进出水口要装防逃罩。放养前要进行清塘消毒,每亩放养鳅种2-3万尾。投喂人工饲料,投喂量可依季节不同而异。水温保持在22-28度,每天打扫饵料台
如和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混养。这种养殖方式其选塘、清塘,消毒、放养等和池塘养殖相同。混养的优点是:不需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只需给其它鱼类投饵。而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即为泥鳅的食物来源。故这种养殖方式效益高,水面利用价值大,值得大力推广。
1、养殖环境
泥鳅常生长在底泥或者淤泥中,养殖泥鳅可以选择向阳通风、水源充足且地势开阔的池塘,并向池塘底部铺上粘制土壤,栽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泥鳅提供躲藏、休息的场所。
2、养殖方法
泥鳅在夜间才会捕食活动,养殖时可以在上午八点以及下午三点为其提供食物,以鱼虾、昆虫、水蚯蚓、豆饼、豆渣等食物为主,且喂食三小时后,要为泥鳅清理池塘,避免食物残渣污染水质。
3、注意事项
泥鳅不喜强光,在光照过于强烈时要为其搭建遮阳网,维持泥鳅的正常生长,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患上气泡病,导致死亡率升高,养殖时要定期使用木棍搅动池底,将水中的有害气体排出。
池塘条件
池塘养殖泥鳅,可选靠近水源区域,面积以200-400㎡为宜,池塘水深在40-50厘米,水质偏酸、池底平坦淤泥少。在苗种下塘前,好用生石灰和漂***混合清塘消毒,水深在10厘米左右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泥鳅怎样养殖?
泥鳅养殖可寻找向阳、温暖、排水便利处建池塘,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池塘周边保持干净,在池塘底部铺上土壤,厚度0.5尺,注入清水1尺,并在池塘底部栽种上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水温保持在15-30℃左右。
鳅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消毒,以降低水霉病的发生率,浸洗时间未5-10分钟
泥鳅养殖如何日常管理?
养殖泥鳅是一项技术活,那么泥鳅养殖该如何管理呢?
第一、饲料如何投喂
很多人在第一次饲养泥鳅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进行食物的投喂,导致同一个池塘中有的地方食料多,而有的地方食料较少,使得食物的分配不军训,其实食物的投喂也是有技巧的。
饲料在投喂时***取撒食的方式,泥鳅的食物来源非常的广泛,不仅有蚯蚓、水草等天然食物,而且还可以适当的加入小麦粉、玉米粉等,所以说蚯蚓又是一种杂食鱼类。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投喂泥鳅的食物量在每个季节都是不同的,泥鳅的食量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饲养员需要对投喂量做出适当的调整。
第二、定期调整水质
泥鳅主要在生活在水里,在特定的条件下会钻进泥土里,所以要考虑在池塘底部填入适当的泥沙,大部分的泥鳅养殖基地都知道随时观察温度的变化,以便对泥沙的厚度做出及时的调整。在夏天天气炎热,所以要加厚泥土的厚度,在冬季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降低厚度。
因为泥鳅排泄物的原因,所以要定期的更换池塘中的水,给泥鳅相对干净的环境。如果发现泥鳅经常到水面呼吸,那么说明水中氧气不足,要及时的补充氧气,或者是降低同一池塘中泥鳅的密度。
第三、日常的管理
泥鳅的日常管理都包括哪些内容呢?主要有按时投喂事物,并且随时观察泥鳅的生存状况,查看有无泥鳅“逃跑”的现象等。
泥鳅养殖并不是一件太过复杂的工作,只要掌握了核心的技术,并且妥善的经验,那么就能够得到满意的回报。泥鳅养殖基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建成的,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松对人工养殖泥鳅技术的学习。
综上所述: 掌握以上三点方法,能够更好的进行泥鳅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