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水库养鱼每亩养多少斤
1、青鱼每亩可放养10~15尾,总重200~250公斤,可搭配养鲢亲鱼8~10尾或鳙亲鱼4~5尾。草鱼每亩放养15~20尾,总重约125公斤,可搭配养鲢亲鱼5~10尾或鳙亲鱼1~2尾,若池内螺蛳多则可搭配养青鱼2~3尾。
2、主养鲤鱼:每亩产量700斤的话,可以养300尾鲤鱼、80尾鲢鱼和20尾鳙鱼;每亩产量1000斤的话,可以养448尾鲤鱼、84尾鲢鱼以及28尾鳙鱼;每亩产量1500斤的话,可以养672尾鲤鱼、126尾鲢鱼和42尾鳙鱼。主养草鱼:每亩可以放养600尾草鱼,搭配250尾鲢鱼和鳙鱼。
3、斤。一般一亩可养鱼1300条,每条平均三斤重,一亩可养鱼3900斤,六十亩水_一年能养234000斤鱼。因水库有鲫鱼,鳊鱼,草鱼,青鱼,莲鱼等,大小平均一年能长三斤左右。
4、生态养殖方面,每亩草鱼放养400尾,规格1到3两每尾,成活率约70%。鲫鱼和鲤鱼每亩放养100尾,同样规格1到3两。白鲢每亩放养80尾,规格半斤每尾。鳙鱼每亩放养20尾,规格也半斤每尾。为了追求最佳养殖效果,应关注鱼苗选择、养殖密度与成活率、饲料供给等问题。
5、水库一亩水面可以养2000尾鱼,和鱼塘不同,水库的水比较深一些,所以饲养的鱼类也更多,不过不是养什么鱼都能养这么多,根据套养模式的不同,饲养的鱼类数量也有一定的差异。通常主养鲫鱼的话,能养得多一些,如果主养的是鲤鱼、草鱼、团头鲂等就没这么多了。
鲢鳙最大能长多少公斤,附养殖比例
在自然水域中,鲢鳙的体重通常在10公斤以上,有些甚至能长到50公斤。在中国,有记录的最大的鲢鱼是在张家界的一家养殖场被捕获的,重量达到了100斤,即50公斤。 世界上最大的鲢鱼是在西班牙被捕获的,重达206磅,换算成公斤为93公斤,这一记录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鲢鳙最大能长多少公斤 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通常见到的较大体重的鲢鳙会在10公斤以上,大者可达50公斤左右。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从经济效益上考虑,养殖周期不会太长,一年一个周期的规格大多在2公斤左右,我们常见的鲢鱼十几斤属于正常,二三十斤的就比较少见了。
鲢鳙最大能长到25公斤左右,世界上最大的鲢鳙为西班牙地区捕获的白化鲢鳙,体重达到93公斤,具体的体重增长数值与饲养管理和生活环境有关,并且鲢鳙在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会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区越冬。
鲢鳙一年一般情况下可以增重1公斤左右。具体来说:养殖条件:在池塘养殖且饲料充足的条件下,鲢鳙一年能长到这个重量。捕捞时间:鲢鳙常年可捕捞上市,一般从67月开始将部分长到5公斤以上的鱼起捕上市,剩下的鱼在冬季起捕上市。
鲢鳙最大能长到93公斤左右。具体来说:一般情况下:鲢鳙最大能长到25公斤左右。特殊情况:有记录显示,世界上最大的鲢鳙为西班牙地区捕获的白化鲢鳙,体重达到了93公斤。请注意,鲢鳙的具体体重增长数值与饲养管理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鲢鳙一年可以长多重 池塘养殖鲢鳙,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鲢鳙一般情况下一年可增重1公斤左右。鲢鳙常年可捕捞上市,6月份开始捕大留小,即6-7月开始将部分长至5公斤以上的鱼起捕上市,剩下的鱼冬季起捕上市,成鱼规格有每尾5-2公斤和5-4公斤。
鱼塘养鱼密度多少比较合适
鱼塘养鱼的合适密度因鱼的种类、大小、养殖方式以及鱼塘条件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像草鱼这类体型较大的鱼,每亩鱼塘投放规格为100克左右的鱼苗300-500尾较为合适。如果是鲫鱼等小型鱼类,每亩可投放规格30-50克的鱼苗2000-3000尾。
一亩池塘最佳养鱼密度为6001200尾左右。鱼塘养鱼现在多***用套养的方式,即一次性养好几种鱼,但不同的鱼种一定要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中,以免相互干扰。池塘养以下鱼比较好:鲤鱼:鲤鱼也叫鲤拐子,是我国分布比较广泛的鱼种。
鲤鱼作为主养鱼时,每亩池塘的适宜放养密度为800至1500尾。若为混养鱼,则每亩池塘放养50至100尾即可。鲫鱼作为主养鱼时,每亩池塘的放养尾数可达到2000至5000尾。若为混养鱼,则每亩池塘放养300至500尾。团头鲂作为主养鱼时,每亩池塘放养1000至2000尾。如果是混养鱼,则每亩池塘放养200至300尾。
一亩鱼塘的养殖密度主要取决于养殖的鱼种、鱼塘条件以及养殖管理等因素,但一般建议不要超过850尾鱼。
如何养好四大家鱼
合理的放养密度和多品种、多规格搭配是实现高产和充分利用饵料的重要措施。四大家鱼养殖为1年2茬,第一茬从清明开始投放鱼种,草鱼每亩可投放320尾,其中120尾为每尾重1千克,到8月出塘时可养至3千克左右,另外的200尾为每尾重150克,养至翌年清明节时可达0-3千克。鳙鱼每茬投放30尾,每尾重1千克,出塘时每尾可达3千克左右。
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此处以草鱼、花白鲢、鲫鱼为代表,并加入高价值小杂鱼麦穗鱼进行混养说明)的混养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池塘***、提升养殖效益的重要方法。通过巧妙利用各种鱼类生活习性之间的互补性,可以实现水质调节、病害防治和以鱼养鱼的目的,从而大幅提高鱼产量。
要养好四大家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鲢鱼:养殖密度控制在每亩300尾左右,因其喜欢在上层游动,以浮游植物为食。 鳙鱼:养殖密度为每亩50尾左右,主要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以浮游动物为食。 草鱼:养殖密度为每亩1200尾左右,主要生活在水域中下层,以植被为食。
鲢鱼:鲢鱼喜欢在上层游动,以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养殖密度控制在每亩300尾左右。鳙鱼:人们把这种鱼叫做胖头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主要吃浮游动物,养殖密度为每亩50尾左右。
一万亩水库花白鲢草鱼养殖密度
1、鲢鱼的养殖密度:每亩可放养300700尾。因此,一万亩水库的鲢鱼放养总量应在300万700万尾之间。草鱼的养殖密度:每亩可放养100300尾。所以,一万亩水库的草鱼放养总量应在100万300万尾之间。草鱼与鲢鱼的比例:建议控制在3:1,即草鱼的数量应是鲢鱼的3倍左右,以保持生态平衡和合理利用水库***。
2、在鲢鱼达到一定规格(如英寸大小)后,可将其转至大型鱼类养殖阶段,此时的放养密度通常为每条鱼5000-10000。在这个阶段,可以考虑混合放养。 在混合放养中,鲢鱼应占总放养量的约60%。这一阶段通常为一个繁殖周期,从放养直至越冬。 放养密度可根据池塘的大小和管理水平进行调整。
3、斤左右规格的草鱼今年市场价格 5左右。2200*5=9900元。苗种成本每亩:600元。 鱼药成本 400元左右。亩利润:9900-7800-600-400=1100元花白鲢的存活率按照80%计算、实际养殖数量240尾。按照一年施肥15次,每亩用肥150元左右。
4、花白鲢达到寸片规格后,即可进入大规格鱼种培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放养密度,单养一般为每鱼5000~10000尾。这阶段可提倡混合饲养。混合放养时,主养鱼应占到总放养量的60%左右。这个养殖阶段,一般是一个养殖周期(放养后到越冬前)。说明一下,这个放养密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调整空间。
一亩水面应该放养多少花白鲢?有什么建议?
针对夏花养殖,每亩水体可放养约15万条鲢鱼。这种单一品种的养殖方式较为常见,不建议混养。 在鲢鱼达到一定规格(如英寸大小)后,可将其转至大型鱼类养殖阶段,此时的放养密度通常为每条鱼5000-10000。在这个阶段,可以考虑混合放养。 在混合放养中,鲢鱼应占总放养量的约60%。这一阶段通常为一个繁殖周期,从放养直至越冬。
一亩水面花鲢鱼苗的放养数量 在湖泊、水库主养花鲢放养模式中:一次放种,两次捕捞:每亩池塘一共放养120尾规格为0.25kg的花鲢以及40尾规格为0.75kg的花鲢。一次放种,年底捕捞:每亩池塘一共放养100200尾规格为0.150.3kg/尾的花鲢。
主养花鲢亩放养密度为:0.5斤的花鲢可以放养100尾,0.51斤的放养100尾,15斤的放养90尾。同时,放养比例需注意,主养花鲢占66%,套养鱼类如鲫鱼占12%,草鱼占1%,白鲢占1%。成本与利润分析如下:成本: 鱼塘建设:费用大约在800元左右。 鱼种引进:费用大约在500元左右。
一亩鱼塘放四大家鱼的比例大致如下:白鲢:应放养约450尾,总重量约为35公斤。白鲢作为滤食性鱼类,能有效利用水中的浮游生物***。鳙鱼(又称花鲢):应放养约40尾,总重量约为4公斤。鳙鱼同样以浮游生物为食,但与白鲢的食性略有不同,可以进一步丰富鱼塘的生态系统。
一亩水面应该放养多少花白鲢?有什么建议?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推广。鲢鱼和鲢鱼不仅可以作为网箱鱼种,而且在一些较大的水体中,经常被用作主要鱼种。作为主要品种或套种品种,放养密度必须不同。